到寺廟拜拜原來也可以這麼好玩!超推薦5條朝聖之路
過年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不外乎是到寺廟拜拜,而臺灣的廟宇,不只是祈福信仰的中心,也是蘊含文化的藝術殿堂,往往隱身在名山美景當中,或是發展爲市街的起點,或是成爲美食的所在,所以安排一趟朝聖之旅,不僅能夠兼具藝術、歷史、美食、心靈等目的,還能夠進一步達到「享受旅行、放鬆身心」的效果。
一、臺北大稻埕慈聖宮
✅推薦原因:與「法主宮」、「霞海城隍廟」合稱爲大稻埕三大廟宇,目前被列爲直轄市定古蹟,廟口小吃更是美食獵人口耳相傳的理想聖地。
今年鴻海科技日將展示 AI 應用 郭台銘不會參加
✅詳細地址:臺北市大同區保安街49巷17號
✅主祀神明:媽祖

资安展亮点 社交神盾防漏洞
分享
用「巷內藏大廟」來形容慈聖宮,應該是最適合不過。
首先來說說「藏」這個字,它代表的不只是智慧,更是一種含蓄的文化,運用在爲人處事方面,似乎透漏着一股深藏不露的感覺,表現在美食佳餚方面,則是蘊含了尋幽訪勝的樂趣,有藏於無卻不見有,何其奧妙!
這是老饕們樂此不疲鑽進巷弄的原因,也是內行的人才懂的門路,因爲他們知道真正的高手隱在民間,傳統的美味藏在巷內,不經過一番穿巷越弄的努力,又怎能享有大快朵頤的那份喜悅,於是位於臺北市大同區保安街49巷的廟口小吃,就成了這羣美食獵人口耳相傳的理想聖地。

分享
一進到巷裡,迎面而來的情況立刻讓人不敢大意,看來今天要面對的會是一場硬仗,不是擔心口袋不夠深,而是怕胃不夠大,因爲整排的攤位都座無虛席,再加上絡繹不絕的人潮,更加證明今天的任務是非凡的,短短不到一百公尺的距離就有10多家小吃。
像是「阿萬海產店」、「阿發海產」、「許仔豬腳麪線」、「吳媽媽古早味豬血湯」、「賴記雞卷」、「媽祖宮口黃記四神湯」、「魷魚標」、「葉家肉粥」、「江家原汁排骨湯」、「阿蘭大鼎吻仔魚炒飯」、「阿可鯊魚煙」、「阿桂姨原汁排骨湯」、「榕樹下阿錦海鮮店」⋯⋯等。
所呈現出來的菜色不僅琳瑯滿目,而且個個秀色可餐令人垂涎欲滴,其刺激挑戰程度,完全不亞於打造出合格兩棲蛙人的「天堂路」,因爲定力若是不夠,心目瞬間就被勾去,兩三下輕鬆擺平,絕對無法順利從頭走到尾,畢竟美食當道,能在衆多佳餚的誘惑之下安然通過,實數不易。
OPEC+決定大幅減產石油後 拜登政府醖釀提出反制

分享
點餐之後來到廣場用餐是這裡的特色,偌大的廟埕擺上幾張簡單的桌椅,再加上四周的茂密榕樹和古樸的莊嚴廟宇,古早的氛圍儼然而成,開放的環境讓想像的空間無限擴大,當年的情景有如電影般緩緩浮現眼前,從四面八方而來的風,捎來陣陣清涼之意,帶走心中焦躁等待之情,卻吹不散這裡多年流傳下來的人情味及好口味。
每個店家都有自己的專屬座位,只要事先詢問,在老闆的同意之下,還是能夠創造出混搭不同攤位的風味餐點,傳統與現代、安靜與熱鬧,過往與現在,都在這個時空裡找到了相當巧妙的平衡。

分享
👉繼續閱讀:臺北/大稻埕巷內不只藏美食還有大廟!來慈聖宮陪媽祖用個餐吧
二、基隆仙洞巖
✅推薦原因:位於基隆當地最大的天然海蝕洞內,是基隆市第一個文化景觀,也是著名的基隆八景之一。
✅詳細地址:基隆市中山區仁安街1號
✅主祀神明:主洞爲「圓通寶殿」主祀觀世音菩薩
經歷「清領」、「日治」、「民國」三個時期,位於基隆當地最大的天然海蝕洞內,是基隆市第一個文化景觀,也是基隆八景之一的「仙洞巖」。
它的魅力自古以來就讓人無法阻當,不僅吸引許多清代官員文人在此題字留念,也是日治時期旅遊手冊的常客,曾擔任基隆街長的許梓桑先生,寫過一首詩來形容它的動人之處:「空留石洞隱仙蹤,髣髴桃源一樣同,海國波濤長擾夢,聲聲入耳聽玲瓏。」儘管如今已經無法體會到當年「仙洞聽濤」的魔力,但這麼一個充滿歷史、人文、宗教與地質景觀等多重意義的景點,絕對是今生不可錯過的。

分享
「仙洞巖」位在基隆港口西北側山岩,整座寺廟依山而建由洞發展,此洞是經過海水常年累月的侵蝕,才逐漸形成深約80公尺的天然海蝕洞穴,據說在清領時期這裡曾經是漁民休息的場所,後來爲了祈求捕魚平安而供奉神明,所以目前山門外的廣場在當時都還是一片海,外海的潮聲會在洞內不停反覆響起,如同是鼓聲一般,「仙洞聽濤」的美名也是因此而來。

陈时中呛记者后 王鸿薇:他更厉害的是忘了这件事
分享
《Mystic Land》Steam页面上线 复古迷宫RPG新游
有別於其它的寺廟,這裡雖然少了建築裝飾藝術,但是更添原始純樸風貌,再加上「洞」有外明內暗之象,在八卦中代表離卦,是「心」的象徵,有着空空洞洞、至虛至靈的暗喻,對於修養心性的教誨,不論是強調明心見性或是洗心煉性,這樣直接的呈現方式似乎更能直指人心、引人入道。

分享
任天堂或将推出基于Amiibo的免费制WiiU/3DS游戏
👉繼續閱讀: 基隆》仙氣十足、別有洞天的隱藏版基隆秘境~一洞一世界之仙洞巖&佛手洞
三、北投農禪寺水月道場
✅推薦原因:臺北市內的景觀道場
✅詳細地址:臺北市北投區大業路65巷89號、臺北市北投區大度路一段112號
有一種旅程,不再眷戀向外探索,而是經歷起伏碰撞之後,渴望在暴風驟雨中,黑暗吞沒方向之前,趁着微光找到一處可以安歇的地方,今天要爲大家介紹的,就是指引迷途、光耀十方的人間淨土—「北投農禪寺水月道場」。
请把你的爱留下

分享
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水月道場,其實是在2010年的5月開始改建的,工程期間總共歷時二年多,到2012年12月完成。當時姚仁喜建築師曾經向聖嚴法師請教農禪寺改建的想法,而聖嚴法師只給了六個字「空中花,水中月」,這也成爲了「水月道場」的名稱由來。
男貼出家裡冰箱「開箱照」 網友有同感:當時光膠囊的概念
聖嚴法師曾經表示,希望農禪寺院不是豔麗的,也不是華麗的,更不會譁衆取寵,而是能夠成爲臺北市內的景觀道場,讓大家一來到這裡,就能夠感受到特別的空間氛圍,進而能夠啓發正念,親近佛法,而這樣「不言而教」的理念,也透過建築的設計,巧妙地傳達出來。

苗栗一日輕旅行! 6大銅鑼鄉「在地美食景點+必買伴手禮」好吃好玩推薦
分享

分享
首先映入眼簾的,就是出自《金剛經》的八個大字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佛陀當年的教誨,不因時空而有所阻隔,繼續在此接引着大家,要想遠離煩惱塵囂,唯有「靜」才能入門,而且是愈靜愈入,愈動愈出,保持清淨心的第一步,就是從應無所住做起。
👉繼續閱讀:新北/千江有水千江月!農禪寺水月道場 顛覆想像的寺院景觀
桃捷工程減房屋稅 承租店家未受惠
四、新莊廟街
✅推薦原因:短短的距離就可以欣賞到四座古蹟廟宇和一座歷史建築。
✅詳細地址: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(思源路、新泰路中間的菁華地帶)
每個街道都有故事,從它被賦予名字的第一天起,傳奇就註定開始。
「新莊廟街」有三百多年的歷史,過去它意氣風發,享有「一府、二鹿、三新莊」的美名,繁盛之際更是贏得「千帆林立新莊港,市肆聚千家燈火」的稱譽;現在它獨一無二,歷經淬鍊自成一味,不僅有歷史人文價值的古蹟廟宇、百年文化的傳統老店、口齒留香的美食小吃,還有賞心悅目的地標景觀,這些因素的融合,讓它散發一股與衆不同的成熟韻味,清而不淡、濃而不膩,似醍醐一般,沁人心脾卻又發人省思,要想品嚐箇中絕妙滋味,就非得去掉平常囫圇吞棗、走馬看花的方式才行。

今天不妨跟着阿美,以細嚼慢嚥的心態,領略傳說中的「新莊廟街」,出發需要方向,讓我們以「四廟三巷二橋」作爲開始,「四廟」指的是四棟古蹟廟宇,「慈祐宮」、「武聖廟」、「廣福宮」和「文昌祠」,「三巷」說的是三條典故巷弄,「挑水巷」、「米市巷」和「戲館巷」,「二橋」則是二座特色橋樑,分別是「新月橋」和「文昌陸橋」。

👉繼續閱讀:新北/新莊廟街 再造一段光輝歲月、重返榮耀
五、臺北孔廟
✅推薦原因:豐富的建築裝飾藝術和吉祥寓意,搭配許多免費體驗活動,讓人在精神和物質二個層面都收穫滿滿。
✅詳細地址:臺北市大同區大龍街275號
如果我們把「人生」當成是「企業」來經營的話,就會發現這兩者有許多的相通之處,例如:企業總會經歷誕生、成長、壯大、衰退四個時期,人生難免面臨生、老、病、死四個階段;企業樹立願景,人生重在立志;企業需要遵從制度,人生則要循規蹈矩;企業期盼永續,人生渴望長生。相較於企業經營管理課程,提供人生經營管理建議的,似乎就顯得寥寥無幾,且讓我們以旅行爲途徑,化臺北孔廟變爲教室,向史上最偉大的老師請益吧。
我的两个他

萬仞宮牆是這次旅程的起點,也是爲孔廟建築特色之一,高聳的外牆讓人無法從外看到內部,其設計的典故出自《論語》,子貢曰:「夫子之牆數仞,不得其門而入,不見宗廟之美,百官之富,得其門者或寡矣」,雖然是寓意孔子學問道德高深,但也勉勵着所有的人只要肯虛心學習,就可以入其門下一窺奧妙。
HBL八强今开战 「绿色大战」松山尬高苑揭序幕
更何況這位老師以有教無類、因材施教著稱,不怕你來討教,只怕你不敢跳出自己的舒適圈,挑戰自己的極限,立志要有彎弓射月的氣概,就算不中也會比一般人都還要遠得多,這是第一個建議,也是入門的第一張門票。

扯!「100年阿祖级老屋」惊人价卖掉 专家吓爆:警告下一个人
轉角處的四隻猴子正努力扮演好屬於牠們的角色,提醒大家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」的重要性,有西方孔子之稱的蘇格拉底曾經說過:「想左右天下的人,須先能左右自己」,不論古今中外,大家看到的問題都相當一致,孔子則是藉由顏回的提問,不發展深奧難解的學說,而用樸素簡單的語言直接將解題的方法點明,這是何等的睿智!
所以別小看這四隻猴子,不管是儒家的存心養性,還是釋家的明心見性,又或是道家的洗心煉性,只要是提到下手功夫,絕對是從牠們四兄弟開始,瞭解這點的話,第二張門票就到手了。

繼續閱讀:臺北/大龍峒孔廟來趟覺醒之旅 向孔子請益「人生經營管理」
✔防疫期間請遵守相關規範
【美遊記】一個享受旅行、放鬆身心的地方
✨關於美遊記
2020年成立的美遊記,一直深信「旅行」不只是景點的參觀而已,它應該還蘊含着生活的體驗和自我的探索,甚至是理想的實現,喜歡藉由旅行來分享美好的事物,目前是「時刻旅行」的專欄作者、「輕旅行」的駐站玩家和「媽媽寶寶」的王牌名人、「PeoPo公民新聞」公民記者,在「Yahoo旅遊」、「聯合新聞網」、「微笑臺灣」也都可以看到美遊記的文章、現在透過「臺灣通」日語版,也可以在日本到欣賞美遊記的文章。